“分数焦虑”的背后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2021年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的发言获舆论点赞,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

为啥回火?原因很简单,唐校长在两会这个平台上说了实话,说了一些常识。大多数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就是为了在学业竞争中获胜,说到底,就是为了得到“高分数”。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更多的培训班、买更好学区的房,目标指向很明确,就是要把孩子的分数搞上去。原本分数只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习状况的一个指标,而现如今一旦把分数提到决定学生前途和命运的绝对高度,围绕分数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孩子、家长和老师谁能淡定得了吗?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社会地位跌落的一种深层的忧虑转化为一种群体性的教育焦虑,焦虑孩子的明天。教育原本是能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顺着这一逻辑,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的、成功的人才。然而现实是,我们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把学生按分数高低进行评价、选拔和淘汰。高分才有机会进入好的大学,而进不了好的大学,毕业生将来发展可能会严重受限,类似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晋升甚至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很有可能遭到学历歧视等问题,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在分数威力如此巨大的现实面前,只想单方面让孩子及其家长理性地看待分数,很难做到。说难听点,也有误人子弟之嫌。因为除了分数,普通家庭的孩子还能拿什么去竞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长嘴上都在叫着要对学生“减负”,私下里却依旧把自家孩子往各种课外辅导班里送。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会比较利弊、权衡得失。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社会地位跌落的一种深层的忧虑转化为一种群体性的教育焦虑,焦虑孩子的明天,最直接表现就是“分数焦虑”。“唯分数论”的指挥棒是症结所在。围绕高考内容来教学、抛开学生需求谈育人,这样的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考试成绩只是孩子走向不同人生道路的手段,而健康的体魄、成熟的人格才是大写的人生目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空闲时间留给孩子,或许才能使教育重归纯粹。

2021年3月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讨论会时说“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深化教育评价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精准施策,发挥多元主体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唯此,孩子的全面发展才不致落空。

相关推荐

macOS 下安装虚拟机鼠标无法使用问题

macOS 下安装 VMware fusion,在虚拟机中安装了 Windows10,安装好以后,在Windows10中鼠标无法使用,但键盘可以正常使用。 解决办法: 1)打开“系统偏好设置”->“安全性与隐私”->“隐私”->“辅助功能”: ...